當前位置:首頁>ps入門教程>ps基礎教程>設計知識>教程內容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3)

來源:站酷 作者:endlessring 學習:10217人次

之前寫的幾篇: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上)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中)

今天繼續(xù)高冷的燒腦內容:

——為什么PS要有16位/通道和32位/通道的顏色深度設置?

 

為了防止看到最后有人看暈,先來一個簡單粗暴的比喻:

我們小時候參加數學考試都要帶草稿紙的對不對?

對改卷子的老師來說,只看你的最后交上去的考卷就行了。但是作為答題的我們來說,如果單靠心算,要么只能給一個估算的大概值,要么就算著算著算錯了(答題從來不用打草稿的學霸請走開)。。。

 

其實,16位/通道和32位/通道這些額外增加的數據深度,以及前面介紹的Alpha通道,就是給計算機發(fā)的草稿紙!是給計算機打草稿用的!

它們對24位色的顯示器本身(相當于考卷)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對于承擔數據處理工作的計算機卻很有意義,Over。

 

簡單說,16位顏色深度和32位顏色深度,都是為了PS做后期圖片處理用的。

如果你只是用PS畫原稿,8位深度完全夠用。修照片,要用16位深度。處理HDR圖片,用32位深度。

 

好奇心還沒有被滿足的同學請繼續(xù)看。

 

具體什么是16位/通道數據深度?

 

24位色,是目前RGB顯示器(注意是顯示器,不是電腦)的標配,意思是RGB信號分別分配了8位的數據深度,可以各分為256份。

這就是最常用的8位/通道配置(8bit-per-channel,為了方便,以下都用8-bpc縮寫表示)。

 

如果是16位/通道,就是R/G/B分別有16位數據深度。

——其實PS里只分配了15位,所以每種顏色可以分為2的15次方=32768份。這就應該是15×3=45位色了。(不要問我為啥叫16-bpc實際上只有15-bpc。。。樓主也不知道。。。)

 

至于32位/通道,每個通道可以分得更加精細,2的32次方=4294967296份。。。

 

所以,回答上一章留下的問題:32位色和32位/通道,它們不是!一回事兒!

一個是指每個像素數據有4個通道(RGB+Alpha),每個通道有8位。

另一個,則是指每個通道有32位數據,單個通道的數據量是32位色的4倍。

 

至于為什么它們叫了這么容易混淆的名字。。。學理工的人起名字就是這個德行,你懂的。。。

好了,基本情況介紹完畢。

 

至于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什么時候需要用16位/通道的設置”,所有網上能搜到的中文答案都是這么說的:平時就用8位/通道,就行了!

 

嗯,這么說是沒錯的。但是樓主這樣鉆牛角尖的人怎么會滿足于這種小白答案?!咱繼續(xù)。

 

——16位/通道是干嘛用的?

 

簡單說,為了避免對24位色圖像的后期處理出現“色帶”問題。

 

目前,除了一些非主流的顯示器(比如RGBW像素、四色顯示器之類),24位色就是顯示器的標準配置。也就是說,計算機傳送給顯示器的數據一定是24位的。超出24位的數據,顯示器都不知道該拿它們怎么辦。。。

 

但這是僅僅是對顯示系統(tǒng)而言的。電腦不僅要存儲、顯示圖像,還要對圖像做各種修改、編輯,也就是對圖像數據進行計算處理。這樣24位的數據深度就不再夠用了。

 

樓主舉個跟錢有關的例子。

你的信用卡平時怎么記帳?是精確到分吧?比如,-¥119.34元。

而為了方便,我們往往還錢都會還整錢,比如上面的¥119.34元就會干脆還120塊。既然我們只關心到整數的精度,可不可以記賬的時候就直接四舍五入、化零為整了?——試問哪家銀行敢這么干?一次兩次就算了,一個月下來,這誤差不知道有多大!記少了銀行不干,記多了你干不干?

也就是說,記賬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整數,但計算的時候會保留兩位小數,避免誤差在計算中的累積,導致最后對不上帳。

——怎么樣,有點直觀感覺了嗎?

 

記賬只是加減法。一旦涉及到乘除、求導、指數等高階計算,誤差的累積速度更是驚人。

大家試著算一下:1÷3×3=?當然大家都知道結果是1。

但是如果是計算器算呢?

 

如果你們手上有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請打開手機里的計算器來算一下,得到的答案是0.99999999。。。

因為手機計算器計算過程中,會保留8位小數,所以1÷3=0.33333333。再乘以3,就是0.9999999。。。不過,好歹誤差還是遠低于千分之一的,一般應用里足夠了。

 

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感覺?計算機其實很笨,對一些簡單問題的處理甚至還比不上人心算。為了用正確的算法得到靠譜的數值結果,軟件背后的程序員們必須十分小心,要付出很多很多艱苦的努力。

(PS:如果用蘋果手機或者電腦上的計算器算,就還是等于1。我覺得這兩家的工程師應該是專門優(yōu)化了這個算法。谷歌的工程師們加油啊。。。)

 

如果再極端一點,看看整個計算的中間過程,如果只能保留整數位會發(fā)生什么。
1除以3等于0.33333333,四舍五入一下,就是0了。。。0再乘以3,等于0。。。

——那么結果就是,1÷3×3=0!這是什么鬼?!

——這就是中間值沒有使用小數帶來的誤差悲劇。

 

所以,當參與計算的數據是N+1位時,能得到的精確值最多只能到N位。這就是被一門叫做《數值計算方法》的學科里提出的“有效數字”的概念。

——說人話!

——好。一個24位色的圖像,是標準的8-bpc數據深度。如果要對圖像數據進行復雜的運算,計算機內部計算用的數據深度,必須大于顯示用的8-bpc。

 

回到PS這里,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做后期、做特效,特別是照片要修色,修改色階輸出什么的,就最好一開始就選擇為16位精度!否則,在軟件進行內部計算的時候,如果參與計算的數據位數不夠,就有可能造成下面的“色帶”現象: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在于第一步開始壓縮色階輸出范圍的時候,過渡色的細節(jié)信息被“壓縮”了,變成了一片色差很小的灰色。由于在計算機里由于沒有分配空間存儲這些被“壓縮”的信息,這些細節(jié)只好被扔掉。恢復色階后,這些信息也沒地方找回來,所以只能恢復一個大概。這樣,大量的過渡色被“吃掉”,最終形成“色帶”。

那么,如果做這個計算的時候,有“草稿紙”能暫時記一下中間數據,不就能把丟失的細節(jié)找回來了?大家可以自己在PS動手驗證一下,如果采用16-bpc的設置,則可以幾乎完好無損的恢復原圖。這就是因為16-bpc的數據存儲空間比8-bpc大了整整一倍的緣故,被“壓縮”的細節(jié)信息有地兒暫存,恢復色階的時候就可以原地滿血復活。

 

如果你之前曾遇到“色帶”問題,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吼吼,現在明白了嗎?

 

但是!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工作都設置為16-bpc,也會有別的問題。

16-bpc的設置下,數據存儲空間翻倍,文件的大小也翻倍了。也因此計算機數據處理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了,如果文件數據本身就很大,處理數據的速度會明顯變慢。32-bpc文件大小更是翻了兩番。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并且,PS里有很多濾鏡效果都不能支持16-bpc,絕大部分不支持32-bpc。

樓主對此的推測是,其實沒什么別的原因,就是計算量太大了,搞不過來。并且,為了在16-bpc里盡可能多的使用濾鏡,把16-bpc的實際數據量降到了15-bpc,只是保留了原來16-bpc的名字。以上只是推測,有沒有高人有Adobe的內部消息的,跟樓主悄悄說一下:D

 

而且我知道有些畫手,在PS里圖層的數量動不動以百位計,經常把電腦搞死機。如果動不動就發(fā)大招,采用16位數據深度,電腦工作的負擔翻了好幾倍,有些老機器不是要卡成狗?

 

實際上,你完全可以在使用PS的過程中在8bit/channel和16bit/channel的之間來回切換(圖像->模式)。只有在你感覺可能需要使用較深的數據深度的情況下,再用16-bpc的設置。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那么問題來了,

----什么是“可能需要使用較深的數據深度的情況”?

 

1.有漸變顏色的地方,特別容易出現“色帶”。

比如照片里面的藍天、水面,UI里面用過渡顏色填充的背景,等等。因為漸變的顏色,從原理上說,每一個色塊之間的色差應該很微小,才能形成自然流暢的漸變色,一旦色差跨度反常的變大,就會出現“色帶”。

所以,照片是出現“色帶”的重災區(qū)。對攝影師們來說,對照片修片還是盡量用16-bpc設置為好。此外,JPEG格式只支持8-bpc數據深度,而RAW格式支持16-bpc。為了在后期有更大的調整空間,拍照還是應該保存為RAW格式。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圖上的右邊例子里,原圖已經出現了輕微的“色帶”)

 

2.帶文字的畫面。

我們看到的文字顏色也許是黑色的,但其實文字的細節(jié)之處(特別是有斜線的位置),有很多不同的灰階(過渡色)。所以文字的斜線部分也容易出現看起來像鋸齒一樣的“色帶”。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如果你處理的圖像是動畫、插畫風格的,色彩變化劇烈、漸變顏色填充用得少,這個問題就不會很明顯。

如果是尺寸比較小、大面積純色用得多的類型,比如logo之類,也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選擇用8位數據精度一點事兒也沒有。

比如駝灰灰這樣的: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對樓主這樣的懶人來說,平時一概用默認的8位/通道設置。

只有修圖走到某一步發(fā)現:哎呀,出現“色帶”了!退回去嘛,配置成16位/通道再來一遍就是了,哈哈哈哈~

 

明白了嗎?樓主為什么要強調圖像、通道這些CG的概念和數據有關?

CG=ComputerGraphic。

這個“計算機”的名頭可不是白給的。

和傳統(tǒng)的圖像相比,數字圖像的確有很多特性和它的數據本質息息相關。

你甚至會發(fā)現數字圖像處理的問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其實本質是數學問題。在Adobe之類的公司,還會專門有叫“算法工程師”的職位,基本不用寫代碼,一心研究算法。

 

大家不用一聽到數學就腿軟,反正我們只負責用,難題都交給那些學數學的好了,嗯哼。

不過樓主一想到,某種意義上,設計界的未來竟然掌握在一群數學家手里,就覺得很。。。反差萌。。。望天。。。

 

接下來,

——什么時候需要用32位/通道?

 

如果你都問出這個問題了,其實就說明你不需要用它了。。。

因為32位/通道,是為了應對更極端的應用場合:處理高動態(tài)范圍(HDR)的照片。

要用的人自然就用了,不用的人完全可以不管它。。。

 

——樓主你是不是想偷懶?你是不是自己都搞不明白就想糊弄過去了?

呃,被你看穿了。。。

樓主平時的工作完全用不到HDR,所以以下內容完全是查資料后的理解。。。有錯誤的地方還請高人指正。。。

 

--什么是HDR?

 

HDR簡單的說,就是要解決逆光拍照的技術。

 

逆光拍照~困擾了攝影師們多少年的難題~~~

夕陽西下,美女回過頭來嫣然一笑,美!但是拍出來一看,夕陽是有了,但是美女變成了黑臉包公。。。

 

Why?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大家要知道,人的眼睛對亮度的適應性是非常非常厲害的。

自然界的照度(可以簡單理解為平時我們說的亮度,要掰扯這個概念太花時間),變化范圍比你能感覺到的要大的多。從月光下的1個lx以下,到夏天大太陽下的20Klx以上,最大值和最小值能相差幾十萬倍!

 

人眼對此表示,自動適配毫無壓力!這個就叫做動態(tài)范圍大。

 

目前,地球上的所有相機,不管是膠片的還是數碼的,不管是CCD還是CMOS,也不過多么高級,跟人眼比動態(tài)范圍,那都只有抱大腿的份!

所以,照相的時候,如果取景器里同時有高亮的物體(夕陽),又有低亮度的物體(逆光的人),相機就只能將就其中一個。顧得上夕陽,就顧不上人。人像的曝光值合適了,夕陽又會過曝。

也不一定非要是逆光,只要照片的高亮部分和低亮部分亮度差異太大,相機的曝光設置就會出現熊掌和魚翅不能兼得的問題。

 

怎么辦?傳統(tǒng)方案有:加閃光燈、反光罩(增加前景物體的亮度),鏡頭前加濾鏡(減低背景天空的亮度)。膠片時代還有暗房的局部加減光技術可以彌補一下。PS里也有和暗房技術類似的Dodge和Burn兩個工具。但是這些手段都各有各的問題,局限性也比較大。

 

隨著這些年數碼相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原來的許多攝影技術難題都解決得七七八八了。高像素、變焦、防水,都不再新鮮。2003年佳能的EOS300D面世,更把數碼單反也拉下了神壇。做相機的廠商,那個愁啊~還有什么能當賣點的?對了,逆光拍照還是個難題,弄這個!

 

于是,從2004年開始,各大品牌的相機都推出了自己的新技術,雄心壯志要搞定這個難題。這些新技術,就被業(yè)界統(tǒng)一視為高動態(tài)范圍(High-DynamicRange,簡稱HDR)相關技術。HDR這個名詞正式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

 

現在一晃十年過去了,就連手機用的攝像頭,也有很多號稱采用了HDR技術。效果嘛,應該說有明顯進步,但依然是遠遠不夠滴。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同志們,硬件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在嘩嘩的燒錢。∷曰局荒苁桥佬袆游锏乃俣,一步一步往前蹭。。。

 

但是軟件就不一樣了!

Photopshop說,我們2005年的CS2就用軟件辦法搞定了HDR問題好不啦!效果岡岡滴!還不用多花錢!

 

其實軟件的HDR原理很簡單。

舉個例子。夕陽下的街道,因為街道被高樓擋住了陽光,所以正常曝光的照片(圖①),為了兼顧天空和街道,天空有點太亮了,街道又太黑。

于是,我們可以把曝光量調高一檔,專門拍街道,獲得陰影部分的細節(jié)(圖②)。再把曝光量調低一檔,得到天空的正確曝光圖片(圖③)。得到這三張照片后,用PS合并一下,把最佳狀態(tài)的天空和街道拼合到一張照片上,Bingo!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那么它和32-bpc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來觀察一下圖②的天空部分。由于過曝,畫面已經一片白了。這個白,用PS的拾色器查看一下,是8-bpc下的純白色(R255,G255,B255),就是說信號已經滿格了。但如果用眼睛看,天空事實上是很漂亮的漸變顏色。也就是說,天空有很多細節(jié)信息超出了圖②能顯示的范圍。

 

軟件解決HDR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細節(jié)信息收集起來,比如街道的細節(jié)、天空的細節(jié),放到同一個筐里,然后挑選出我們需要的部分,拼成一幅完美的圖像。

這個筐,就得足夠大,容量至少得大于圖①+圖②+圖③。它不但要保存從0到255之間的、能顯示出來的信息,還要保存超出顯示范圍的高亮信息,以供后期處理。

 

--32-bpc就是為此而生。

它采用了浮點型的數據類型,RGB的0到255的變化被0到1取代,并且最高可以到20。也就是說,32-bpc圖像的亮度可以是8-bpc圖像的20倍,雖然在顯示器上看可能都是一片白,但其實它在白色的背后還保存了很多細節(jié)。

 

可以看到,圖①、圖②和圖③在PS里拼合后,形成了新的32-bpc的HDR圖像。但這只是把圖①到圖③(其實還可以更多幅)扔到了筐里而已,至于怎么挑,還需要手動調整。32-bpc下保存的豐富細節(jié),就為這種調整提供了充裕的余地。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下一步,把32-bpc圖像轉換成8-bpc的圖像的過程,就是一個挑選的過程。這時,PS會保留你需要的細節(jié),同時扔掉那些不再需要的。下面的界面就是在問你:大哥,怎么扔?

顏色知識,RGB顯色系統(tǒng)詳解(下)

 

經過如此這般調整后的HDR圖像,直觀上的對比度可以做得很高,銳度也高,細節(jié)可以非常豐富,由此實現一種普通圖像無法實現的效果。甚至有人還專門追求這種HDR風格,把本來不是HDR的照片也P成這樣。。。

 

是不是還有點暈?

再打個比方。

如果你有女朋友就明白了,女生買回家的衣服一定比穿上身的多。。。

你看到的只是一身漂亮衣服,其實背后是整整一個大衣柜!還不算各種包包鞋子圍巾腰帶。。。

不要說浪費,這樣才能隨便挑啊,才能每天都漂漂亮亮出門啊啊啊~(寫到這里樓主好想去逛街。。。話說我到底是為了啥下了班還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這兒敲字。。。

 

相比之下,32-bpc比8-bpc、16-bpc多占用的那點存儲空間算什么呢?好歹低碳環(huán)保零污染,而且還是免費的~

 

吐槽結束。

最后再簡單總結一下,16-bpc和32-bpc,都是為了做后期。

如果用PS畫插畫,用8位深度。修照片,用16位深度。處理HDR圖片,用32位深度。

 

。。。寫了這么一大篇,居然就得出了和百度沒啥兩樣的結論,樓主突然感覺好心塞。。。

 

好了,基本RGB的疑難雜癥都掃光了。

下一章開講PS里的RGB拾色器~ 跟這一章比起來明顯輕松愉快多了~

 

下次再見~

 

學習 · 提示

  • 一定要打開PS,跟著教程做一遍,做完的圖到這交作業(yè):提交作業(yè)
  • 建議練習時,大家自己找素材,盡量不要用教程提供的素材。
  • 教程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到論壇發(fā)帖提問:新手求助
  • 加官方微信,隨時隨地,想學就能學:ps_bbs,或掃右側二維碼!
  • 關注我們學更多,每天都有新教程:新浪微博 抖音視頻 微信小程序
- 發(fā)評論 | 交作業(yè) -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交個作業(yè)支持一下吧~

關注大神微博加入>>

網友求助,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