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師之路:初識圖層
如果我們要改變下左圖上方的藍色小球位置,就需要先創(chuàng)建一個符合小球大小的選區(qū),這并不困難,可以使用橢圓選框工具來創(chuàng)建一個正圓的選區(qū)(可通過〖空格 CTRL 單擊圖像〗放大圖像)。之后使用移動工具移動選區(qū)中的內容就可以了,如下中圖所示,白色箭頭代表鼠標拖動的方向和目的地,在今后的圖例中都將使用這種箭頭來表示拖動軌跡。
但是移動后,原先小球所在的地方產生了一個空白區(qū)域,如下右圖。這是因為原先的內容被“挖走”,于是Photoshop利用背景色來填補這個空缺,也就是說依據背景色的不同,填補這塊區(qū)域的顏色也不同。很明顯這樣做破壞了圖像。
破壞圖像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嚴格來說是我們,因為那個洞不就是我們挖的嘛,呵呵。其實真正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圖像,或者說這幅圖片中所有的像素,都是位于同一個圖層中,彼此密不可分。因此移動一個地方的像素就會造成空缺。這就如同在一張紙上挖一塊必然會留下一個空洞一樣。這對于充滿變數的創(chuàng)意設計過程而言是非常不方便的。如果需要改動某個部分,就必須完全重新做過。
現在明白為什么現實生活中的書法家不是普通人能夠當得了的吧,因為文字必須一筆到底一氣呵成,中途無法修改,需要憑借大量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擁有這種駕馭力。
而使用圖層之后,可以將球和背景分離開,存放在不同的圖層上,這樣移動球的時候就不會對背景造成破壞,如下左圖。下右圖是調整前后圖層調板的樣子。從中可以看到圖層調板中不再是單一的背景層。
圖層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初學者要特別注意圖層的層次問題,因為層次會引起遮擋。另外圖層混合模式是一個難點,按照我們目前的知識水平而言,要理解圖層混合模式是比較困難的。實際上即使是專業(yè)的熟練的使用者也未必通曉。在實際使用中大家就自己多試驗各種混合模式的效果。以后再去理解具體的原理。
現在喝口水,打起精神,本課的內容“有點多”。其中有關圖層混和模式的內容將在后面的課程中系統學習,只在本節(jié)的練習中略為嘗試一下。
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已經幾次和圖層打了擦邊球,現在來正式地學習圖層。圖層是Photoshop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圖層也已經成為所有圖像軟件的基礎概念之一。在Illustrator和GoLive中也有相類似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圖層呢?它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呢?
比如我們在紙上畫一個人臉,先畫臉龐,再畫眼睛和鼻子,然后是嘴巴。畫完以后發(fā)現眼睛的位置歪了一些。那么只能把眼睛擦除掉重新畫過,并且還要對臉龐作一些相應的修補。這當然很不方便。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是這樣,很少有一次成型的作品,常常是經歷若干次修改以后才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們不是直接畫在紙上,而是先在紙上鋪一層透明的塑料薄膜,把臉龐畫在這張透明薄膜上。畫完后再鋪一層薄膜畫上眼睛。再鋪一張畫鼻子。如下圖,將臉龐、鼻子、眼睛分為三個透明薄膜層,最后組成的效果。這樣完成之后的成品,和先前那幅在視覺效果上是一致的。
雖然視覺效果一致,但分層繪制的作品具有很強的可修改性,如果覺得眼睛的位置不對,可以單獨移動眼睛所在的那層薄膜以達到修改的效果。甚至可以把這張薄膜丟棄重新再畫眼睛。而其余的臉龐鼻子等部分不受影響,因為他們被畫在不同層的薄膜上。這種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后期修改的便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復勞動。因此,將圖像分層制作是明智的。
在Photoshop中我們也可以使用類似這樣“透明薄膜”的概念來處理圖像。在圖層調板〖F7〗中可以察看和管理Photoshop中的圖層。圖層調板是最經常使用的調板之一,通常與通道和路徑調板合并在一起。一幅圖像中至少必須有一個層存在。
0501如果新建圖像時背景內容選擇白色或背景色,那么新圖像中就會有一個背景層存在,并且有一個鎖定的標志。如下左圖。如果背景內容選擇透明,就會出現一個名為圖層1的層。如下右圖。
現在我們就利用圖層來繪制一個簡單的人臉。新建一個圖像〖CTRL N/CTRL 雙擊空白區(qū)域〗,尺寸400×300或自定,RGB模式8位通道。背景內容白色。
然后打開圖層調板〖F7〗,在其中看到已經有一個名稱是“背景”的圖層存在了,并且圖層最右方有一個鎖定的標志。類似上左圖。
0502圖層調板可以顯示各圖層中內容的縮覽圖,這樣可以方便查找圖層。默認是小縮覽圖,可以使用中或大,也可關閉縮覽圖。方法是在圖層調板空白區(qū)域(即沒有圖層顯示的地方)單擊右鍵更改縮覽圖大小,如下左圖。也可點擊圖層調板右上角的小三角按鈕,在彈出菜單中選擇“調板選項”。如下右圖。下方的“將縮覽圖剪切到圖層邊界”和“將縮覽圖剪切到文檔邊界”選項是縮覽圖顯示的方式,現在先如下左圖選擇為后者即可。注意:CS及更早版本不能選擇縮覽圖顯示方式。
即使是小縮覽圖,占用圖層調板的空間也很多,有時候反而降低了圖層調板的使用效率,所以在實際使用中意義不大。當大家熟練以后,建議關閉縮覽圖以獲取較大的圖層調板使用空間。在下面我們先使用小縮覽圖查看方式。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