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色,教大家調網(wǎng)紅電影色調教程(4)
@曼哈頓印象PHOTO: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曼(曼哈頓印象),今天給大家?guī)硪黄陔娪吧{的調色教程,這個色調是我無意中調出來的,靈感可能來自于我看過的一些照片色調,但是要我具體找出是什么照片我還真想不起來了。
視頻教程
文字教程
有人說過:我們帶到攝影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走過的路、愛過的人。
我也想說調色也同樣適用這句話:我們帶到修圖調色中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或許哪天你調的色調靈感可能來自于大腦深處的對一部你曾經(jīng)看過的電影色調的記憶,只是可能你記不得這部電影罷了,如果你不是這樣的話,那么只能說你的修圖是瞎修和瞎調,漫無目的的修。
假設如果大家想要模仿我這個色調的話,我這里就站在你們角度去分析這個色調,去總結出修圖的思路。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對比圖:
分析思路
同樣我們分析也是從兩個角度去分析:
黑白關系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右圖明顯比左圖暗,說明這種是暗調,也就是后期如果原圖太亮的話我們可以去減小曝光,好的第一個特點出來了①暗調,降低曝光。
再仔細觀察高光部位的話,發(fā)現(xiàn)天空和陽光部位都不是特別的刺眼,對比兩幅圖的話,可以看出,右圖有意的壓低了高光,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我想讓畫面整體亮度統(tǒng)一,那么第二個特點也出來了②壓低高光部位。
色彩關系上:我總結兩張照片的顏色塊,如圖
色塊主要是畫面中的燈、汽車、天空、建筑、陽光的顏色,右圖調色過的色塊比左圖原圖顏色明亮度低、飽和度高,特點出來了③低明亮度,高飽和度。
而且除了這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是顏色較為統(tǒng)一,暖色偏紅橙,冷色偏青藍、青綠,特點出來了④顏色較為統(tǒng)一,暖色偏紅橙,冷色偏青藍、青綠。
除了上述特點,大家還會發(fā)現(xiàn),原本地面天空等顏色較少的地方都偏紅橙了,也就是說特點⑤整體色彩偏暖色—紅橙。
思路總結如下:
①暗調,降低曝光。
②壓低高光部位。
③顏色低明亮度,高飽和度。
④顏色較為統(tǒng)一,暖色偏紅橙,冷色偏青藍、青綠。
⑤整體色彩偏暖色。
黑白灰調整
我們現(xiàn)在開始按照總結的思路去調整看看,首先打開原圖,復制一個新的圖層進行操作,選擇濾鏡—camera raw濾鏡,先在camera raw濾鏡進行操作。
降低曝光實現(xiàn)思路中的①暗調,降低曝光。
壓暗高光和白色部分實現(xiàn)思路中的②壓低高光部位。
提升黑色,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找回照片中黑色的細節(jié)。
調整完后,照片有點發(fā)灰,這時需要提升清晰度和自然飽和度去灰,讓照片變得清晰。
調整后:
調整色彩
黑白灰調整了,但是發(fā)現(xiàn)顏色有點怪,尤其建筑和地面的黃色有點土,天空的顏色也很搶眼,這時進行HSL的操作。
色相:紅色、橙色、黃色、綠色相互靠攏,紅色往橙色移,橙色往紅色移,黃色往橙色移,綠色往黃色移。
淺綠色、藍色往青綠色和青藍色靠攏
飽和度:提升畫面中主要顏色的飽和度—黃色,降低搶眼的天空顏色—藍色。
明亮度:降低畫面中主要顏色的明亮度—黃色、藍色。
HSL對顏色調整有限,所以還需要對相機校準進行調整。
紅原色往黃色走,增加畫面中橙色。
綠原色往黃色走,增加畫面中橙色。
藍原色往青色走,增加畫面中的青藍色。
到這步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③顏色低明亮度,高飽和度。
④顏色較為統(tǒng)一,暖色偏紅橙,冷色偏青藍、青綠。
調整后:
畫面中有點偏青藍(冷色),我們想要的畫面偏暖,所以還需要對色調分離進行調整。
高光色相顏色選擇橙色(暖色),在高光里加入橙色(暖色)。
陰影色相顏色選擇黃綠色(暖色),在陰影里加入黃綠色(暖色)。
這步實現(xiàn)了⑤整體色彩偏暖色。
調整后:
微調
進入PS主界面調整,cameraraw進行全局調整后,畫面中的天空飽和度還是太高,所以單獨選擇可選顏色中的青色對天空進行調整。
完工
作者公眾號: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