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Sener 作者:佚名 出處:
![]() 下面的效果有點類似3D效果,非常逼真。制作的時候也相對來說比較麻煩。因為液體有高反光效果,而且濺起的液體有很多的受光面,都需要刻畫出高光和暗調(diào)出來,制作的時候一定要細心。 最終效果 ![]() 1、新建一個800 * 600像素的文檔,背景填充顏色:#E6BC4E,效果如下圖。 ![]() <圖1> 2、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水花主體”。用鋼筆勾出水花的輪廓,轉(zhuǎn)為選區(qū)如圖2,填充顏色:#A67401,效果如圖3。 ![]() <圖2> ![]() <圖3> 3、用鋼筆勾出水花的正面部分,如圖4,按Ctrl + J 把選區(qū)部分的圖案復制到新的圖層。 ![]() <圖4> 4、調(diào)出正面水花的選區(qū),把前景顏色設(shè)置為:#836004,選擇畫筆工具,畫筆不透明度設(shè)置為:5%左右,然后先涂出頂部的暗調(diào)部分,如下圖。 ![]() <圖5> 5、保持選區(qū),把前景顏色設(shè)置為:#FFEB7E,用畫筆突出右邊水花頂部的高光部分,中間是為涂上一點暗調(diào),效果如下圖。 ![]() <圖6> 6、用鋼筆勾出圖7所示的選區(qū),按Ctrl + Alt + D 羽化1個像素后,新建一個圖層,分別用比背景亮一點的顏色涂出中間部分的高光。 ![]() <圖7> 7、用鋼筆勾出圖8所示的選區(qū),填充顏色:#BE9900。 ![]() <圖8> 8、把前景顏色設(shè)置為:#CF972A,新建一個圖層,用畫筆涂出左邊的高光部分,如下圖。 ![]() <圖9> 9、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頂部的高光部分填充顏色:#EFF378,如下圖。 ![]() <圖10> 10、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下圖所示的高光選區(qū)填充白色。 ![]() <圖11> 11、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邊角部分的高光選區(qū),用畫筆涂上顏色。 ![]() <圖12> 12、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13所示的選區(qū),適當羽化2個像素,然后涂上圖14所示的顏色。 ![]() <圖13> ![]() <圖14> 13、新建一個圖層,其它高光部分的制作方法相同,效果如圖15 - 20。 ![]() <圖15> ![]() <圖16> ![]() <圖17> ![]() <圖18> ![]() <圖19> ![]() <圖20> 14、正面部分大致完成的效果如下圖。 ![]() <圖21> 15、回到“水花主體”圖層,用加深,減淡工具突出大致的高光和暗調(diào),如下圖。 ![]() <圖22> 16、用鋼筆勾出邊緣部分的高光區(qū)域,填充顏色:#F7E57F,如下圖。 ![]() <圖23> 17、其它高光及暗調(diào)的制作方法相同,效果如圖24 - 27。 ![]() <圖24> ![]() <圖25> ![]() <圖26> ![]() <圖27> 18、在背景圖層上面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28所示的選區(qū),羽化5個像素后選擇漸變工具,顏色設(shè)置如圖29,拉出圖30所示的徑向漸變。 ![]() <圖28> ![]() <圖29> ![]() <圖30> 19、在背景圖層上面新建一個圖層,同上的方法制作其它的漸變橢圓,如圖31,32,33。 ![]() <圖31> ![]() <圖32> ![]() <圖33> 20、制作水波的高光及暗調(diào)部分,如圖34 - 36。 ![]() <圖34> ![]() <圖35> ![]() <圖36> 21、把水波及水花的接口部分適當柔化處理,效果如下圖。 ![]() <圖37> 22、最后調(diào)整下細節(jié)完成最終效果。 ![]() <圖38> (責任編輯:bbs.16xx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