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磨皮,在ps中用高低頻給人物進行磨皮精修
經常接觸ps的同學們相信都聽過高低頻磨皮http://www.theoat.com.cn/tags/39051/,像高低頻磨皮,它會給人物帶來肌膚的紋理和質感。有的時候我們在磨皮的時候經常會把人物的肌膚質感給丟失掉,那么想要保持好人物肌膚的質感我們就需要在后期的時候下很大的功夫和時間,想要掌握高低頻,一定要對ps的工具有一定的認識才可以。本篇教程就通過實例來教同學們如何用高低頻給人物進行磨皮,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效果圖:
操作步驟:
1、光影的觀察層,首先,用黑白漸變映射對原圖進行去色,然后設置曲線層用于明暗的調節(jié)觀察,并設置柔光層進行光影實時調節(jié)。
2、飽和度觀察層是通過明暗體現(xiàn)出顏色的飽滿度,當顏色飽滿時對應部位較亮,顏色不飽滿時對應部位較暗,飽和度觀察層的設置流程為:
首先在可選顏色中將R、G、B 、C、M、Y均加純白(100%),黑、白、灰加純黑(100%),加純白和純黑均在絕對模式下;然后通過調整色階讓曝光正常。接著可利用色相飽和度,建立加減飽和度的調整層。部分地方飽和度調高后增加了顏色的差異性,使得色相不統(tǒng)一的情況增多。
3、色相觀察層的設置流程為:
首先設置反相層(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的反相),并將其不透明度調整為50%;接著在上述50%透明度的反相調整層中嵌入色相飽和度調整層,并將色相完全調整反相;接下來設置色彩填充層(顏色值如:R255、G128、B128,或者RGB中其中一個為255,另外兩個為128即可,其顏色值與色相無關),色彩填充層模式采用飽和度模式。最后設置曲線調整即可,曲線的形態(tài)如下,其調整目的是為了讓曲線調整框中暗、暗灰、亮灰、亮4個區(qū)域都達到顏色溢出的狀態(tài)。
一般在用色相統(tǒng)一進行調整之前,有必要進行阿凡達統(tǒng)一膚色法(其原理是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層對圖像中需要調整色相進行反相,以便于確定出具體需改變的色相范圍,然后對所確定色相區(qū)域進行微調即可),皮膚色相統(tǒng)一后,在色相觀察層下一般偏紫色。
4、高低頻磨皮
其作用為在圖片精修之后,適當對圖片局部使用高低頻可以強化細節(jié)過渡效果,皮膚,頭發(fā),服裝,背景均可(輪廓線部分不可使用),皮膚、頭發(fā)、服裝等不同材質不同大小所需要磨皮的參數(shù)不同,需要針對不同區(qū)域單獨分區(qū)磨皮。一般高反差保留中調節(jié)參數(shù)越小,磨皮磨的越狠。具體流程:復制原圖層,對其進行反向相后調整為線性光模式,接著進行高反差保留調整(具體數(shù)值為3的倍數(shù)),然后進行高斯模糊調整(具體參數(shù)同上),最后用蒙版http://www.theoat.com.cn/tags/38847/將輪廓線遮蓋。
原理:將圖像分為兩層,一層為高頻,高頻記錄的是人物的面部細節(jié)特征,低頻記錄人物臉部顏色以及光影,分開調整,調整細節(jié)不會影響光影和顏色,調整顏色光影的時候,不會影響到面部的細節(jié)。先看對比圖:
學習 · 提示
相關教程